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小星星

小星星



 


 



 


 


銀河系裡的一顆心


是你化身閃閃小星星


灑滿了整片黑色之漆


 


 


此時你是唯一的主角


 


 


也許淚光有些沉重


開始等待晨曦的羽


載你飛往城市的海


 


 


在月神的臂膀裡盪秋韆


拖下的鞋子


就此遺忘在迷霧森林


 


 


何時開始學會


吟唱古老之音


 


 


在彩虹再度乍現


雨季愀然結束時


 


 


你沿途灑下的種子


已是一座人間花園


 


 


 


 


 



 



(後記)


忙了好幾天的義務教學之行程,內心再也無法平息這連日來的悲與喜,於住處陽台拍下了眼前的夜景。一群單純的小天使,就像黑夜裡的小星星,在他們被遺棄在世界某個角落的同時,其心哀鳴,然而終究被世態炎涼給淹沒了。微不足道的自己,力量薄弱。於是唯一能做的,就是取之社會,還諸社會。幾天前答應了這幾場義務教學時,事實上內心十分怔忡。因為自己是個心軟的人,害怕一時的多愁情緒一旦淹沒,被那群小天使們看見眼眶有淚,轉變的是一種同情。無心的同情,有時卻是受益者最不願面對的另一種傷害。忙完了,內心卻很踏實。要道別時,說了聲再見。很多小天使輕輕拉著我的長髮,依依不捨的圍繞身邊。院長告訴我:『辛苦妳了。妳住在哪裡呢?是否方便告知?好讓我們寄一張感謝狀給您。』我笑著回答:『我居無定所啦。』


在回彰化的路上,幫忙開車的顏大哥跟美蓮姐姐好奇的問我:『妳怎跟人家說妳居無定所啦?明明就……。』其實只有我的心很清楚,我做的不想被回報。事實上我更沒有留下名字。所以一直到我要離開時,那群小朋友都還叫著我:長髮姐姐。


有時候,人生不必有答案。因為已經走過,也留下美好了。


 


 



 

圖片(手機拍攝)/文字:芸芸。


詩贈一群可愛的小天使。


 

繼續閱讀…

一念之轉—婚姻與家庭生活



 





一念之轉—婚姻與家庭生活


 


根據我的經驗,我們最需要的「老師」就是此刻跟我們一起生活的人,沒有比我們的配偶、父母,和子女看得更清楚的大師了。在我們能夠面對事實之前,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向我們顯示我們「不想看到」的真相。自從一九八六年從中途之家返回,我發現不論先生或孩子的任何行徑都激怒不了我,因為當時我對整個世界和我自己有了另一番全新的領悟。


「反躬自問」已在我內生根萌芽,所以我的每個「想法」都會自動面對一句無言的「反問」。當保羅做出一些以前可能會讓我光火的事,而我的內心浮現「他應該……」的想法時,我會感恩地會心一笑。這個男人或許穿著沾滿爛泥的鞋子在地毯上到處走,或是隨手亂丟衣物,或是揮動手臂、面紅耳赤地對我大吼,那些時候,如果我內心出現「他應該」的想法,我就會自嘲一番,因為我知道後果;我知道它會帶來「我應該」的想法——「他應該停止大吼」嗎?在我提醒他脫下沾滿爛泥的鞋子之前,「我應該」先切斷自己頭腦裡對他的吼叫。


 


一天,我坐在客廳的沙發閉目養神,剛好保羅走進客廳,一看到我,他怒氣衝衝地對我大吼:「天啊!凱蒂,你究竟怎麼啦?」那是很簡單的一句問話,我很快進入內心反問自己:「凱蒂,你究竟怎麼啦?」那並非衝著我而來的,但我能否答覆那個問題呢?嗯,在某一剎那,我的確生起「保羅不應該大吼”的念頭,然而,「事實」是「他正在大吼」。哦,「那一念」就是我「究竟怎麼啦」的地方。所以,我說:「甜心,我的問題是我有『你不應該大吼』的念頭,而那個念頭讓我覺得不舒服,那也是我究竟怎麼啦的地方。經你一問,現在我覺得好多了,謝謝你!」


 


那段時間的前幾個月,孩子們會特地找我,跟我聊起我在他們心目中一直是怎樣的母親,他們以前若說出類似的話,常會遭到嚴厲懲罰。例如,大兒子鮑比對我坦白無諱地說:「你以前總是偏愛羅斯,比較不愛我,你總是最疼愛他。」(羅斯是我的小兒子)我終於學會當個默默聆聽的母親了,我隨著他說的話進入內在,靜靜地反問自己:「這可能是真的嗎?他是否說對了?」因為我由衷想知道真相,所以請孩子們坦言直說。如今我終於看到了,也因此,我坦然向他表白:「親愛的,我明白了。你是對的。我以前過得太迷糊了。」霎時,我深深感到,原來自己是那麼地愛他,而他經歷這一切痛苦,成了我的老師。同時,我也疼惜「那個女人」——她居然有偏愛其中一位孩子的想法。


 


人們常問我,一九八六年以前我是否有信仰,我回答「有」,那就是:「我的孩子應該撿起他們的襪子。」我篤信這句話,為它奉獻一切,結果卻一敗塗地。直到有一天,「轉唸作業」在我內萌芽,我才明白這個「信仰」毫不真實。事實上,即使我這輩子不斷對他們說教、嘮叨,或處罰他們,他們仍是日復一日,照常隨手扔襪子。我終於明白:我這樣嘀咕著要他們撿襪子,其實,我才是唯一該撿襪子的那個人。孩子們根本不覺得襪子扔在地上有什麼問題,那麼,誰有問題呢?當然是我。是我對於「襪子亂丟地上」的想法,讓自己的日子不好過,而不是襪子本身。誰有能力解決呢?當然又是我。我一意識到:究竟我是要「證明我對」?還是要「得到自由」?我不假思索,立即動手撿襪子,只不過花我幾分鐘時間而已。沒想到奇妙的事發生了,我發現自己竟然很喜歡撿他們的襪子,那純是為了我自己,而不是為了他們。在那一瞬間,它不再是累人的家務事,隨手撿起襪子,看到整潔的地板變成我的一種樂趣。當他們發現我居然以此為樂,大感驚訝之餘,他們也開始動手收拾自己的襪子,用不著我提醒。


 


我們的父母、兒女、配偶,和朋友們,一次又一次地擊中我們的要害,直到我們領悟出「那些要害,原來是我們還不想面對的自己」,就在當下,他們成了為我們指向自由的人。這種經驗,實在屢試不爽。


 


本文作者:拜倫.凱蒂、史蒂芬.米切爾


本文摘自:<一念之轉>


由/ 奇蹟信息 出版


轉載自


http://www.ourbestsecret.com/transformation/?type=detail&id=103   



繼續閱讀…

什麼是『人文』?

















必讀!!! 比您去讀"博士班"更有用的"必修課"

什麼是『人文』?

作家梁曉聲用了6堂課的時間講這兩個字的含義。

梁曉聲講了一個故事:

一次在法國,他跟兩個老作家一同坐車到郊區。那天刮著風,
不時有雨滴飄落。前面有一輛旅行車,車上坐著兩個漂亮的法國女孩,不停地從後窗看他們的車。前車車輪碾起的塵土撲向他們的車窗,加上雨滴,車窗被弄得很髒。他們的車想超過,但路很窄。他問司機:『能超嗎?』

司機說:『在這樣的路上超車是不禮貌的。』

正說著,前面的車停了下來,下來一位先生,
先對後車的司機說了點什麼,然後讓自己的車靠邊,讓他們先過。

梁曉聲問司機:『他剛才跟你說什麼了?』

司機轉述了那位先生的話:『一路上,我們的車始終在前面,
這不公平!車上還有我的兩個女兒,我不能讓她們感覺這是理所當然的。』

梁曉聲說,這句話讓他羞愧了好幾天。


這讓我想起澳大利亞的侄兒經過的另一個故事:

周未,
侄兒隨著在澳大利亞土生土長的華人去雪梨周邊海域捕撈魚蝦。每撒下一網,總有收穫,可是每次網拉上來後,那華人總要挑揀一番,將其中的大部分蝦蟹扔回大海。

我侄兒不解:『好不容易打上來,為啥扔回去?』

那華人平靜答道:『在澳大利亞,每個出海捕撈魚蝦的公民都知道,
只有符合國家規定尺寸的魚蝦才可以捕撈。』

我侄兒道:『遠在公海,誰也管不著你。』

那華人淡淡一笑:『呆久了你就會知道,在澳大利亞,
不是什麼都要別人來提醒、督促的。』

兩則故事,大致告訴了我們什麼是『人文』。


『人文』就是一種植根於內心的素養,以承認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一種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它關乎公平、正義;就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就在人和人的關係中。

想想我們有多少時候,不需要別人提醒,就知道檢點自己的行為,
就能夠自覺地遵紀守法、恪守做人的本分,盡可能為別人著想,幫助他人?

言及此,我想起了那句名言:『文化可以立國』。
我想為了國家更發達、社會更和諧,為了我們更自在、更快樂;補經濟課、科技課、法律意識課---都沒錯,但我們現在最需要補上的是文化這一課 ── 『人文』。
 
    James  Tseng 

繼續閱讀…

小米-五榖雜糧類中唯一的鹼性食品

小米-五榖雜糧類中唯一的鹼性食品


 


 




圖片引自:http://www.granary.tw/index.html


小米雖然是很平價的食物,但大家很少買來當主食,原來它是很了不起的食物,下回有機會不要忘了多買一些來吃。


 


小米 :五榖雜糧類中 唯一的鹼性食品


小米...神奇小米的功效與特色 最夯十穀米之一


問世間「小米」為何物︰


 


特色 1.《本草綱目》怎麼說


參考歷來中醫首要著作,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提到小米能治養腎氣,去脾胃中熱,治胃熱消渴、利小便等。


也就是說,小米可以在人體內除濕、清熱、利尿、健脾、固腎,滋潤臟器等。同時小米又可以「益氣」,因此適合身體虛弱者康復時食用;能加以補充人體失去的能量。


還有《本草綱目》也說,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把小米煮成稀飯的療效都一一指出了,顯然是非常鼓勵這種吃法。  因此民間習 喝小米湯增強小腸功能,並以此「養心」、「安神」。


 


特色 2. 不含麩質 低過敏


一般的全穀類(如糙米、小麥)似乎都具有「麩層」﹙也就是『糠』的部份﹚,但您知道嗎? 唯獨小米卻不含「麩質」喲!


所謂『麩質』,是存在於穀物中的蛋白質,也是 米麥中的主要過敏原。像是麵粉的筋度高低,即是由內含『麩質』的多寡來區分。 因此,沒有麩質的小米不會刺激到腸道壁,擁有比較溫和的纖維質,容易被人體吸收消化。對胃腸比較弱的人來說,食用小米是最合宜的養生選擇!


 


但您不要誤會小米已被精製過,去了糠(麩)層才沒有麩質;誤認它沒辦法擁有


1.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的


2.可以吸附致癌物的


3.並能增強大腸排除廢物的「五穀纖維」!


噢,它有,它非常有!


只是因為它本身的外型就不需要精製﹙只需要脫殼﹚,故在碾製過程中所有胚芽的營養價值,也都被完全保存,因此它的 纖維素相當的高(8.6%),似乎只有低於燕麥﹙它的口感粗澀﹚,還小贏了糙米呢!


 


更重要的是,它具備的纖維質溫和;不但不具有「麩質」的過敏原,其中包含的「小米蛋白」更是一種低過敏性的蛋白﹙主要是米精蛋白﹚,安全性很高,還可以提供給體質敏感的嬰幼兒食用呢!


 


特色 3. 和蔬果一樣是鹼性


噢,這個就對了!最勁爆的小米特色應該就是這個了!


您知道,所謂「酸性」食物,大多屬於油脂類、肉類、海鮮類、五穀類、蛋乳類這些。


 


可是其中有一個例外﹙或說意外﹚,這個奇葩就是「小米」, 它雖然是 五穀類 的,卻跟您吃的蔬菜、水果一樣,通通是「鹼性」的!


小米是鹼性食物,烹調以後,還是鹼性。尤其是五穀類,通常愈精製愈容易增強它酸性的程度,只有粗製即可的小米,完全沒有這種顧慮!


 


話說我們人體血液的酸鹼值,大約為微鹼的PH7.4,這樣才有利於體內廢物的排出。若是我們總是吃下很多酸性食物的話,體質偏酸,就會影響器官功能的運作,體內廢物代謝不良也會損傷人體對疾病的防禦能力。﹙最理想的情況,每日飲食的3/4應是鹼性食物,酸食物佔 1/4 就好。﹚


 


所以您看,原住民在過去以狩獵維生的時期中,男女老少經年累月都吃了那麼多的肉類,為何沒有出現酸性體質會有的痛風、關節炎這些問題呢?


 


就是因為他們當時的主食類不是酸的,而是鹼的!而且還不是普通的鹼!因為當時小米「野生野養」都是「有機」的,有機的東西就會吸收有機土壤裡所含的鹼性礦物質,所以生成食物後的鹼性更強!


 


知識小補充︰酸鹼食物區分法


承上,我們說鹼性的體質可以增加自體排毒功能,維持身體的健康,所以要多吃鹼性食品。


 


但食物酸鹼性的區分辦法,卻不是依照食物的口感味覺而定的!它們是依其在人體內,最後被吸收消化、燃燒後,所殘存的『礦物質成分』來決定的!


也就是說,如果您吃下的食物經消化燃燒,所殘留下的礦物質有鉀、鈉、鈣、鐵、鎂、錳這些,就屬於鹼性食物;如果消化殘留下的礦物質是磷、碘、氯、硫磺、氟這種的話,那就是酸性食物啦。


 


特色 4. 營養叫我第一名


不需精製的小米,有許多、許多的原始營養被保留了下來。因此令人類的驚喜連連,例如︰


(1)澱粉含量


小米澱粉含量超過 70%﹙據說每100克 小米含有碳水化合物  76.1﹚,這樣的含量完全不低於稻米跟麥,可以說是一種補充大量能量的「能量食物」。


 


(2)營養高


小米內含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礦物元素等,平均都高於其他穀物。例如每  100小米就含有蛋白質 9.7,比稻米還高。﹙但是小米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並不是絕對完美,因為小米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並不是太理想﹛後詳。﹚


 


(3)維生素B1


尤其小米中的維生素B1﹙維生素B1是穩定精神的良品,強化神經系統功能,並保持心臟正常活動。﹚含量,可達稻米的幾倍,並且位居所有糧食之首!﹙請拍拍手!﹚


 


(4)無機鹽


而小米中的無機鹽﹙或指礦物質存在水中成為離子的一種狀態﹚含量也高於稻米許多,尤其是維生素B2﹙它是幫助口腔、消化道粘膜健康,維持眼睛視力,也是代謝脂肪的好幫手。﹚100g 中就含有  0.12m g,還有鐵﹙構成血紅素並增強人體的抵抗力﹚,100g 中佔有5.6mg,這對五穀類來說,如此含量可說是很棒了。


 


(5)胡蘿蔔素


一般糧食中通常不含有「胡蘿蔔素」﹙它可幫助預防某些癌症,具強力抗癌活性,並能轉成維生素A﹚,這算是蔬果中才比較有的東西,但可愛的小米每100克 卻含有0.19毫克,這也是它令人驚艷的強項。


 


(6)補充「硒」元素


說到「硒」,要先說點別的。您知道科學上對癌症病人研究過,發現他們的體質都呈酸性,並且嚴重缺乏維生素C及微量元素硒嗎?因此希望大家要多吃鹼性食物,並且注意補充維生素C及硒。 (硒對於心肌梗塞、預防高血壓都具有良好效果,與維生素E合在一起,更能產生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但是富含硒元素的魚類啦、穀物啦這些全都是酸性的,等於是補了「硒」就多了「酸」,這樣會好嗎?怎麼辦?對策揭曉啦!


「救星」就是硒含量非常豐富的「鹼性小米」,這個珍貴的硒成分使得小米防癌、抗衰老,並對心腦血管疾病、皮膚病等文明病,也具有預防作用。


 



繼續閱讀…

多一分寬容 你的心情一定會不一樣

多一分寬容  你的心情一定會不一樣

 

傍晚,在一個規模不大的快餐廳裡,總共有三個食客: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還有我。或許是因為食客不多的緣故,餐廳裡的照明燈沒有完全打開,所以顯得有些昏暗。
我坐在一個靠窗的角落裡獨自小酌,年輕人則手捧一碗炸醬麵,坐在靠近門口的位置,與老人相鄰。

我發現,年輕人的注意力似乎不在上,因為他眼睛的餘光,
一刻都未曾離開過老人在桌邊的手機。事實證明了我的判斷。
我看到,當那個老人再次側身點煙的時候,
年輕人的手快速而敏捷地伸向手機,
並最終裝進他上衣的口袋裡,試圖離開。

老人轉過身來,很快發現手機不見了。
他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然後立即平定下來,環顧四周。
這時候年輕人已經在伸手開門,老人也似乎明白了什麼,
他馬上站立起來,走向門口的年輕人。

我很替老人擔心。我認為,以他的年老體衰,
很難對付一個身強體壯的年輕人。沒想到,老人卻說:
「小伙子,請你等一下。」年輕人一愣:「怎麼了?」 


「是這樣,昨天是我70歲的生日,我女兒送給我一部手機,
雖然我並不喜歡它,可那畢竟是女兒的一番孝心。
我剛才就把它放在了桌子上,可是現在它卻不見了,
我想它肯定是被我不小心碰到了地面上。
我的眼花得厲害,再說彎腰對我來說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
能不能麻煩你幫我找一下?」
                        
年輕人剛才緊張的表情消失了,他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
對老人說:「哦,您別著急,我來幫您找找看。」
年輕人彎下腰去,沿著老人的桌子轉了一圈,再轉了一圈,
然後把手機遞過來:「老人家,您看,是不是這個?」
老人緊緊握住年輕人的手,激動地說:
「謝謝!謝謝你!真是不錯的小伙子,你可以走了。」

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待年輕人走遠之後,我過去對老人說:「您本來已經確定手機就是他偷的,卻為什麼不報警?」
老人的回答使我回味悠長,他說:
「雖然報警同樣能夠找回手機,但是我在找回手機的同時,
也將失去一種比手機要寶貴千倍萬倍的東西,
那就是──寬容 。」

人到了中年,越來越覺得微笑是一種悲
緘默才是一種修養,而寬容也是一種智慧。

做個單純的人,走一段幸福的路
別人再好,也是別人。自己再不堪,也是自己,
獨一無二的自己。只要努力去做最好的自己,一生足矣。

我們時常會感覺到心累,只是自己想得太多。
我們總說生活繁瑣,其實是自己不懂得品味。
我們時常業務繁忙,只是自己得不到滿足。
我們也總是爭強好勝,其實是自己虛榮心太強。
其實,人生就那麼簡單做個單純的人,走一段幸福的路。

“隨緣”的正解:隨緣而去,是很快樂的。
可真正的隨緣,並非什麼都不做,一味地等著老天安排,
而是需要全心全力的付出努力,對結果如何卻不會太在意。
所以,隨緣是一種洞徹萬法的智慧,
而不是一種消極逃避的心態!

提升自我幸福感的5種做法:
1、經常聯繫周圍的人。你的家人、朋友、同事還有鄰居。
2、讓身體動起來,去散散步或者跑一圈。

3、留心周圍,留心那些不經意的美麗。

4、學無止境, 嘗試一些新鮮的東西或找回你過往的某一種興趣愛好。

5、與人為善,懂得付出, 儘量多給朋友甚至陌生人提供幫助,施比受更有福。

 

人這一輩子,可能覺得活得很累! 無論男女,從你到世界的那一刻起, 定要度過你漫長的人生、經歷無數的磨難。

走在人生的旅途中,會遇見各種人, 有朋友、有敵人、有知己、有愛人。












 

活著就要把握現在,過得精彩。永遠不要後悔------


 
我們無法選擇回去的路程,但是要清晰地面對已經造成的挑戰。
努力去調整,並相信自己會成功。
無論你深處絕境,還是患疾病,你對過去無能為力,
但在當下,你的未來並不那麼渺茫,只要你努力去追求,
堅信自己,人生往往柳暗花明。
 
一直找不到對的人,其實很可能是,改不掉錯的自己。
 
【人生8味良藥】
放棄完美,多一份輕鬆;
面對現實,多一份自在;
欣賞自己,多一份自信;
做好選擇,多一份從容;
尋找快樂,多一份追求;
善待他人,多一份愛心;
相信成功,多一份欣喜;
不畏失敗,多一份執著。

 


繼續閱讀…

男人的眼淚







男人的眼淚



     男人掉眼淚,適度地表達感情,有助於紓解壓力。自然地流淚,絕對是一種真情流露的表現,不分男人或女人!



     你可以勉強自己假裝忘掉不愉快;但是卻無法將因沮喪而起的壓力從內心排除。就像體內的水分必須透過汗腺排出體外,才能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



     相對地,流淚,也是釋放悲傷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千古以來,男人被要求表現英勇的外在行為。「男人有淚不輕彈」的說辭,幾乎不分古今中外,男人不肯表達自我內心的感受,有心事不說,連笑起來都不快樂。



     女性意識抬頭之後的女人,的確常陷入標準上的兩難。她們既拋不掉「男人該長得陽剛而且孔武有力」的印象,卻又渴望身邊出現一位「溫柔體貼能夠共同分享心靈感動」的男人。在一次演講的場合,我請教一位年輕的女孩擇偶標準是什麼?她回答:「粗獷中帶著斯文」。



這種說法的確為難了大部分的男人,卻說明一個事實--「剛柔並濟」是現代女性心中擇偶的理想條件。女人的對理想男人的要求雖然有點嚴苛,但她們自己也調整了自己回應的態度,她們知道如何處理男人流淚的場面。



 另一次演講是在校園舉辦的,一位女學生說她曾和一位一百八十六公分、既高又壯的大男孩去看「鐵達尼號」這部電影。她以輕鬆的口吻描述:「看到船沉沒時,電影院裡才剛剛出現一些低低啜泣的聲音,此起彼落。萬萬沒有想到,我身邊這位才認識不久的男孩子,竟然傾倒在我身邊大聲哭了起來。」



講到這兒,全場的同學都屏息以待,深怕面對接下去尷尬的景象,以為她會說:「這種軟弱的男人,我出了電影院就把他給甩了!」很意外地,女孩讓大家失望了。她很自信地說:「像這麼溫柔的男人到哪裡找啊?我當然不會放過囉!現在,他已經是我的男朋友了。」



經濟自主之後的女性,對現代理想男人應具備的特質,要求的標準比較高,她們希望男人仍舊表現勇敢的外在,但必須要有柔軟的內心。例如:善解人意、體貼溫柔、斯文有禮等特質,很受歡迎。



慷慨的男人,倒是永遠不退流行,依然搶手得很。不過,「慷慨」的定義,隨著女性成長的腳步已經有所調整,「財力上的慷慨」雖然還是可以獲得「加分」的條件,但「心靈上的慷慨」已經躍升為更重要的指標。能夠分享感情、體驗生活、真情流露的男人,具備比較高的生命能量,是極具吸引力的好情人。


繼續閱讀…

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

.喜歡自己、愛自己、做自己、成為自己



 





喜歡自己、愛自己、做自己、成為自己


 


作者:宋廣仁(隨筆)


 


我就是我,一個獨一無二的我,我又並非是我,我同時借助眾生展現我的本質。總之,我是個性化的獨一人類,同時全人類又通過我得以彰顯。我越能夠認識自我並成為自我時,就越能夠在眾生之中彰顯自己的個性。


 


我有許多夢想、許多願望、許多熱情、許多力量、許多率性、許多個性……我只是做自己,並成為自己。而絶大部分的眾生則在別人的眼中迷失了自己。


 


我一直記得自己,從未忘記自己,因此我喜歡自己,愛自己。我通過對自己的熱愛,得以彰顯對眾生的愛。同時我也通過對眾生的愛得以彰顯對自己的愛,因為我即眾生,眾生即是我。


 


記住,我們是宇宙之中偉大而神聖的存在,我們的大我選擇獨一無二的路與軌跡來體驗生命。沒有任何其他的生命有資格去評價你、去批判你的路。當你自己有多麼的尊重自己時,也就意味着你是多麼的尊重他人;我們對他人命運的尊重就意味着我們對造物主的聖神偉大的設計的臣服。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帶著神聖的使命,不論是服務眾生來讓自己的生命得以進化,還是通過認識自己來成就眾生的進化,總之,我們都要記得自己為何而來,在此刻,在此地。


 


沒有任何人可以束縛我們的思想,沒有任何人可以阻止我們的成長,我們的思想會以能量的方式在浩瀚的宇宙之中穿行不已,即使我們的肉身死去,我們的能量依然在宇宙之中運行不熄以成就我們最初的夢想。你要對自己說:我的成功與夢想無法阻擋讓我們停滯不前的人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我們自己。讓我們前進的人也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我們自己,我們的大我從來不曾忘記我們,只是我們會偶爾忘記自己。


 


我們來到地球上,是為了更好的展現自己的生命熱情與愛的能量,我們的本質目的是來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的美麗,我們帶著無限的熱情與強大的能量而來,曾幾何時,我們開始變得不願意面對這個世界,不願意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為何勇敢的選擇而來,卻又後悔逃避生活中的一切?我們的靈魂曾選擇以肉身的方式紮根地球而歡呼雀躍,曾幾何時,我們的靈魂又暗自催淚,認為自己孤軍奮戰?其實,我們從來都不曾孤獨過,我們的指導靈、我們的守護靈時刻與我們相伴相隨……


 


不要羞愧自己對物質世界的熱愛,因為神所創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聖潔美麗的。我們可以自由的創造我們想要的一切物質實相。就像當初我們可以自由的使用能量創造我們想要的一切一樣。全世界最美好,最不可思議的事情都會發生在你的身上,只要你去召喚,你就可以創造它們,經由對自己的愛、經由對地球的愛、經由對自己為什麼到這裡來的使命的重新覺察,我們就可以把天國的美麗,帶來這個世界上。


 


不要懼怕任何事物、不要擔心任何事情、所有的恐懼的背後都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死亡卻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幻象,我們從來都不曾死去,正如我們從來都不曾活過一樣。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帶著愛,勇敢的活下去,彰顯自己的能量與熱情,紮根在這個蔚藍色的星球上。


 


在無限浩瀚的星際宇宙之中,我們有無數的前世、也有無數的來生、有無數的我們、我們都是活在一個能量交織的世界裡,我們可以經由不同的能量碎片得以認識完整的自己,同時可以通過自己的前世治療自己的今生、也可以通過自己的來生來引領自己的未來。我們真正要做的就是:喜歡自己、愛自己、做自己、成為自己。


 


我們的每根頭髮,都被神仔細的數算過,流經我們心理裡的每個念頭都被神監察過,我們無法超越神的愛,神對我們的愛時刻環繞在我們的身邊。一切的一切都是神完美的設計與安排。


 


在輪迴的幻鏡之中,我們迷失在時間的幻想裡,當我們的自性在污濁塵世之中醒來之時,我們會發現自己乃是再來之主,萬王之王。我們真正要做的就是:喜歡自己、愛自己、做自己、成為自己,以此拯救世界,因為世界之外與之內,除你以外,別無他人。


 


轉載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9a711b01017syo.html







繼續閱讀…

你有權放棄被自己套在身上的枷鎖,你有權享受所有的美好生活



 


 




你有權放棄被自己套在身上的枷鎖,


你有權享受所有的美好生活


 


 


今天網上聊天看到一個爭執話題,下面講一下自己對此方面的看法和體驗:


 


佛教和所有宗教一樣,都是在揭示覺悟者自己體驗到的“事實真相”的體驗,只是是各個開悟者(聖人)在分享他個人的覺悟經驗。但是都讓後人給教條化了。刻板理解各個宗教的人們,在追隨,在模仿,在爭鬥,在自我捆綁,於是不僅沒有修煉,反而成了偏執狂。要知道“經驗”是用於感知的,不是死板套自己身上的枷鎖。


 


佛學講的是“空”,但是有很多人追求佛(假象中的大神),這是個大誤會。“佛”原梵文念“BUDDHA",意思是“有覺悟的人”,不是神,--即使是神,也不能盲目追求和模仿,折騰到最後什麼都是虛的,搞得很累而且徒勞。


 


佛學或所有其他宗教裡的所謂“戒”是適合的人適合用於某個階段的東西,然後還得回到自然本性,但是要是把那些東東當成死規矩的話,會把自己牢牢的捆綁在“戒律”那裡,永無覺悟的機會。


 


佛學講得是空,教導人們不要有“貪”,所以學佛首先應該做的的是:不要貪“佛”,也不要貪“戒”。


 


佛學講的“佛的境界”“成佛”,是說覺悟的境界,成為覺悟的人。所以學佛不能天天企圖成佛,歷史上有多少人天天在苦苦修煉期望自己成佛,有一個成佛的沒有?沒有;----其實你只需要成為一個有覺悟的人就行了,成了一個和佛陀、耶穌、穆罕默德、等人一樣能坦然面對所有一切而不受困惑的人的話,那麼你自然就成佛了,成聖人了。


 


無教條依賴的靈修(咱們可否不給這種無任何罣礙的靈修學起任何名字?這沒什麼突出的,只是個人人具備的自我修養罷了)所講的和其他所有宗教裡所講的東西是一模一樣,沒有什麼衝突,只是簡化了所有的繁文縟節,牢牢的把持了所有靈修學問用不同的方式嘮嘮叨叨的教導的重點:懺悔和感恩。


 


放下外求,完全的內觀,摒棄所有的權威追隨和所有的死板教條的依賴。


“問題不是問題,問題是對待問題的態度。”


如何對待每一個念頭和情感,就是修行。


 


佛學講的是:


修行的第一個階段,心中還存在着時間、空間、自己和眾生,第二個階段,時間、空間、自己和眾生都不再存在,在第三個階段,積極投入於時間、空間和他人,但不再執着於它們。


 


無教條依賴的靈修講的是:


修行的第一個境界,心中還存在着時間、空間、自己、他人和周圍的一切,你用愛心善待一切所見所遇。第二個階段,時間、空間、自己、他人和周圍的一切都不再“存在”,你能不受任何概念的捆綁能平靜的處於零狀態。在第三個階段,你察覺到驚喜了:周圍的一切在你不企圖改變的始終如一的零的狀態中,居然完全改變了,所有的一切人或者事物,在你保持愛的零狀態的過程中,竟然完全賦予了新的含義,注入了鮮活的新的生命,於是你能積極投入於時間、空間、自己、他人和周圍的一切了,但已不再被它們所捆綁了.於是你的生活也越來越美好了。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世上沒有什麼高法低法之分,(試想一下:分別是不是你自己招來的自我心靈分裂?),所見所遇都是修行。


一個人,生下來開始就是修行,你如何對待你每時每刻的所見所遇就是修行。當你處在由時間線延伸的三維世界裡的時候,你就應該好好的活在當下的這個三維世界,你盲目追求其他高緯度的境界幹嘛?什麼這個教派那個教派、世外高人,出世間法門,這些外來的條規條律東西都和你無關,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只是你自己的念頭,是企圖,是自己給自己設的枷鎖,需要統統放下,你能在這個維度擁有平靜的心平靜的對待一切的一切而不受困惑的話,高緯度的大門自然會對你敞開,而絶對不是靠天天幻想高緯度成佛成仙的“高境界”來實現這個目標的。


 


因此:請不要貪戀“教”,請不要貪戀“戒”你有權放棄被你自己套在身上的枷鎖,你有權享受所有的美好生活。修行不需要逃避生活,生活才是真正的修行。


 


你知道你又多麼的自由嗎?請掌握上天給你的無限自由的權利,擺脫來自任何教條的掌控企圖,放棄所有的已被扭曲了的教條認識,從你內心深處去追求你的意識的新生,當你能做到心無任何捆綁,你就會輕鬆擁有所有的美好;你能美好的生活,那就是你最好的修行。




轉載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9a711b01013c8i.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