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道之宗旨的由來

道之宗旨的由來



 



 






 


道之宗旨由來


「道之宗旨」聖訓乃仙佛自西元19851992(74年-81)七年於全國各地批示之訓文,共28篇。

「道之宗旨」篇名批於西元1985(74)519日在員林玉皇宮,由活佛老師所批示。五年後,即西元1990(79)元月4日於雲林縣斗六崇修堂,台灣全省大專學生法會中,於是道出「道之宗旨」之首篇「敬天地,禮神明」六個字之妙訓,歷經三年十五處地點,二十八班法會才批完114妙訓,最後在苗栗觀音宮畫下圓滿的句點。

《道之宗旨聖訓》整部聖經之結構及奧妙之寓意,如下:
第一部份 由「道之宗旨」妙訓展開,其冠頂訓即道之宗旨名及其內容108個字(「道之宗旨」4個字+內文104=108個字),是整部《道之宗旨聖訓》的總鋼,亦即提綱挈領。

第二部份 是「道之宗旨」之本訓,即「敬天地己達達人」之冠頂訓,是整部聖經的綱目細則。

第三部份 是「道之宗旨」之訓中訓即「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之冠頂訓,亦即「盡人道,達天道」之訓中訓。
從第三部份仙佛批訓之結構,可以瞭解,整部聖經大意在闡述上天降道之宗旨,其終極目的乃是在「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而此終極目的正好與最後的「盡人道,達天道」之終極精神前後一致,互相呼應。

第四部份 是「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之本訓,亦即「敬天地己達達人」之訓中訓。
此部份的結構則是接續第三部份之意旨,闡明欲達「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之目標,則必人人實踐「敬天地,己達達人」,如此才是善盡為人之道的做法,亦即內聖外王之功夫。

第五部份 是「盡人道,達天道」之本訓。全篇共七十行,每行皆分成上、中、下三欄。其上下欄即是「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之訓中訓,郵如天覆於上、地載於下,仙佛並於天地之間,再加入七字訓,象徵「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乃經天緯地的聖業,必由人道做起,人道盡了,自然世界清平、人心良善、世界大同,自然可達於天道。天不言地不語,必須賴人真心行道,才能圓滿彰顯天人合一之道。

第六部份 是「敬天地己達達人」之本訓,即在闡明訓中訓之微言大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